傳統個人短信服務面臨發展瓶頸
短信應用所創造出的巨大財富效應,吸引了各ICP門戶網站、ISP接入服務商及大量與電信業務相關聯商家的廣泛商業參與, 2002年國內短信業務的總收入就已突破了100億元的大關。以手機鈴聲和圖片下載、手機游戲、交友等經典應用為特征的個人短信服務模式,雖然利潤豐厚、但由于從業者過多且產品形式過于雷同所導致的行業殘酷競爭,也使得SP們的收益步履為艱,截止到2003年底,我國擁有的移動SP已達2000多家,而從中國移動公布的數據看,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服務商實現了盈利,很多小SP實際上處于虧損狀態。很顯然個人短信市場產品的高度同質化,已成為短信業務發展的瓶頸,因而延伸短信應用的價值鏈、創造新業務模式便成為SP們的當務之急,對此國內龐大的企業用戶市場自然成為了SP們的下一個目標了,并開始上演對企業短信服務的產品爭奪大戰。
新興企業短信服務選購須貨比三家
企業短信服務的實質也就是為企業提供一個基于短信應用的、能實現像用戶群發、信息訂制、通訊管理等功能服務的無線數據平臺,使企業能以大大降低通訊成本的方式與客戶進行商務溝通、甚至達到促成營銷目的的更深遠效應,因而產業意義重大。這種新概念的短信產品模式絕非是哪個SP所謂“首創發明”的,實際上早在2002年中國移動就推出 “全球首款”企業短信平臺產品了,該產品除了具備短信的集團群發功能這一基本作用外,還可支持諸如郵件提醒、信息查詢等擴展功能的應用,但其致命的缺陷在于它不支持對聯通手機用戶短信發送工作的業務資源局限性,造成了該短信平臺只能為購置企業完成“一半”任務的欠缺效果,因而影響了此項產品的廣泛推廣。然而各SP自然不會存在對聯通用戶的“門第”之見了,于是乎能夠支持雙向手機用戶的企業短信平臺產品便出現了。現在主要有兩種業務模式,都是由從事域名注冊、網站托管服務,同時具有SP資格的互聯網平臺商推出的。一種是雙重收費模式,其特點是雖然也能夠支持短信的群發功能,但弊端在于費用支出明顯不合算、企業用戶除了要向相關服務商購買所發送短信數量的費用外(起點硬性限定在3000條以上),每年還必須再額外交納昂貴的短信平臺使用費、高達3000元/年。另一種是單一收費、多樣化選擇模式。國內網站托管界的巨擎中國萬網(
www.net.cn)特地回避了上述弊端,在技術功能同樣強大的基礎上,以免收短信平臺的使用費、并可根據所需發短信數量的多少而靈活選擇從1000條至5000條不等付費形式的彈性業務特點,強勢進入市場,這樣以僅僅幾百元的花費就能實現輕松擁有短信平臺的獨特性價比優勢,成為當前在中小企業用戶中較為流行的產品應用模式。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防止濫用短信業務,該模式還實行了保證金制度予以制約,這種主動加強行業自律的理性措施有效回避了政策風險,也獲得了電信運營商的大力支持。可以肯定,隨著企業對短信服務應用的逐步加深,企業短信服務的功能與內容形式還會不斷地豐富起來。
市場廣闊誰主沉浮
針對個人網民應用而設計的移動夢網,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就創造了一個價值300億元的產業價值鏈,而企業短信服務實際上也是這個價值鏈的延伸。研究表明,中國無線增值業務雖增長迅猛,但與其他國際市場相比,國內無線服務的社會滲透率仍然低下、只占無線業務總收入的3.5%,尚存在著巨大的成長空間,因而企業短信服務必將創造出財富效應。那么誰又會成為企業短信服務的市場掘金者呢?較之門戶網站而言,互聯網平臺商無疑更具業務競爭力!其原因在于,從技術應用趨勢而言,企業短信平臺未來只有和網站應用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更完美的效果。也就是說SP要能做到為企業網站提供短信平臺的技術接口,使網站數據庫與企業短信平臺的實現對接,這樣才會讓企業應用短信時擺脫類似用戶信息資源手工錄入這樣的人工工作,大大增強短信操作的自定義性與方便性,令企業短信平臺的功能變的更加智能強大,更順利地為企業服務于商業用途。然而高度專業化網站建設業務領域就不是ICP的業務專長了,但互聯網平臺商對此卻恰恰擁有獨特的客戶資源和專業技術優勢,新興SP中國萬網便是很好的例證,做為我國最大的域名注冊和網站托管服務商,國內近四分之一的網站都是通過它建立的,這樣在業務上,自然便于它利用強大品牌影響、在用戶開通網站時進行企業短信平臺產品的連帶性消費推廣,或者干脆在其現有自身龐大的網站用戶群中直接發現、挖掘用戶。而在技術上,其所具備的豐富而成熟的建站技術服務經驗、也很容易與企業短信平臺的技術研發相整合形成綜合力量,提供完備的技術服務支持。
上述特點肯定會對只能提供單一應用形式的短信門戶網站類SP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讓互聯網平臺商成為帶動網絡短信業務下一輪高速增長的新興力量。
媒介垂詢:
中國萬網市場部